不同的工种该唱怎样的劳动号子?如何使空间有限的衣柜井井有条且便于取放?如何去除锅子上的锈迹?教室里的劳动工具如何摆放更合理?如何使剪刀更安全?……在上海市静安区和田路小学,劳动教育的主要形态是有趣又引人思考的101个小课题。
“劳动·创造·幸福”综合学生项目化实践活动,将学校的创造教育特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。在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,通过创新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将“知识为本”转变为“核心素养为本”,充分激发学生的活力,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体验、自我教育,让劳动价值观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。
真实问题唤醒劳动意识
当老师在课堂中第一次提出“劳动”这个主题时,和田路小学的孩子们普遍感到疑惑,没有很强的代入感。因为学校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,学生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,连最起码的自我服务劳动往往都由父母、老人包办。家长只重视学习成绩而轻视劳动,学生劳动观念薄弱,缺乏动手能力,更谈不上劳动习惯与劳动品质的养成。
基于这样的情况,学校想到了以真实问题驱动的项目化学习方式开展劳动教育,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,强化学生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究。“为什么在打扫不同地面的时候,有不同的清洁工具?”老师让学生带着这个例子回家和父母讨论自己想要研究什么课题。在第二次的课题讨论课堂中,几乎每位学生都有了想要了解、研究的方面。经过搜集、整理,最终形成了101个课题,分成五大类——劳动·精神·职业,劳动·方法·创新,劳动·工艺·设计,劳动·材料·工具,劳动·安全·保护。学生每5~6人自由组成研究一个小课题的一组。教师与家长志愿者共同组成项目导师团队迅速跟进,围绕项目核心问题制定研究方案。
自主探究激活劳动态度
选定项目,确立核心问题后,为了实施过程的顺利开展,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,设计了低年级版与中高年级版2个版本的方案框架。每个小组要在导师的带领下,完成一份研究报告的制定。为了符合学生情况,在实施过程中,老师们给予每个小组充分的时间进行行动探究。小组内的孩子在共同任务的驱动下合作探究,收集信息,围绕任务充分实践。
研究过程分为信息收集和解决问题2个阶段。在信息收集阶段,导师针对核心问题,帮助学生找寻到合适的方法,如小调查、小访谈、小考察、小搜索等,让学生不盲目、有方向地进行信息收集。
在有了明确问题后的解决问题阶段,学生寻求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,利用小研究、小制作、小发明等方式,将问题解决过程或问题解决后产生的变化用可视化的成果进行呈现。例如在“怎样让自己成为‘晾衣高手’”课题研究中,学生在前期发现了阳光照射角度导致晾晒不充分,于是制作一个可旋转的晾衣架,保证衣服的晾晒充分。
成果展示感受劳动幸福
经过为期2个月的活动,每位学生都用诸如小TED演讲、小表演、小演示、小设计、小制作等各种生动的方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,这既体现了学生们在自主劳动教育过程中的成果,也个性化地显现了项目化学习的过程。
为了让学生们感受到“劳动教育”给他们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快乐与成长。每个学生的资料袋中,除了过程性的研究成果以及项目最终成果,还有一份评价表。通过一颗星、两颗星、三颗星的评价模式,由家长、教师、小伙伴组成的评审团,会根据每组的个性展示,给予每个学生肯定与赞赏。
项目化学习的方式让和田路小学的劳动教育能够向着更有思维、更有创造的方向发展。“劳动·创造·幸福”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劳动观点、积极的劳动态度,也让他们形成尊重、热爱劳动过程、劳动成果和劳动人民的价值态度,让他们懂得了劳动创造价值,劳动创造幸福。
转自 上海教育新闻网